高雄晨光扶輪社
參與 高科大社聯合例會暨專題演講【杏一醫療 MedFirst的發展歷程】
主講人:杏一醫療集團 蔡德忠總經理 2025.11.6
應高科大指導老師之邀,同為扶輪社友(台北大稻埕社)的蔡德忠總經理特別南下演說、分享杏一醫療的發展歷程。老師教導:即便是服務業也有其標準,所以杏一通過 ISO9001 ~取得良好管理流程認證;通過
GSP 優良服務認證~是取得優良門市認證;(2014年)掛牌上櫃~通過上櫃前的財報查核,是重要的財務合格認證,經由這三項標準來經營管理。
杏一設立於 1990 年,杏一醫療用品股份有限公司最早是由護理師出身的陳麗如(蔡德忠總經理之妻)所創辦。她臨床工作六年,發現病患因取得醫材不易而不得已反覆進出醫院...為了讓病患與家屬安心出院回家,於是邁向創業之路。她在醫院旁、醫院內設立醫療用品門市,提供各式醫療用品,供民眾選擇最適宜之商品,其專業且親切的居家護理諮詢服務,深受患者及其家屬信賴。
她和蔡總經理於醫療職場相識,深受王永慶董事長的企業管理影響(勤勞樸實、天下沒有簡單的事,也沒有困難的事),尤其是主管帶領、教育主管的方式,帶領很多主管不斷經營改善。
杏一文化根基:六心同圓(以專業知識作為杏一的根基;以愛心為出發點、關心病患及家屬、耐心衛教,用最大的誠意服務,讓顧客滿意;臉笑、嘴甜、腰軟、手腳快;護理精神-將心比心、易位而處、從關心開始、犧牲奉獻、注重細節;關聯性銷售-關心顧客程度的多寡)
經營理念:以服務病患為宗旨、永續且正派的經營、提供護理專業諮詢服務、滿足員工生活工作自我實現需求。
願景:成為兩岸醫療用品專業領域之領導品牌、成為華人世界最具競爭力的專業醫療保健用品公司。
影響杏一初期發展因素:人口老化、國民所得提高。高齡化帶動醫療用品的需求,健保制度施行讓大量病患湧入大醫院,為醫院周邊帶來更多人氣與商機。TBVS 報導~「轉行成功,小護士賣醫療品賺 10 億」,每小時重播一次讓杏一大幅提高知名度。
為強化競爭優勢:醫護團隊-專業服務、顧客管理-創新服務、連鎖經營-規模優勢、供應服務電腦化、建立標準超越服務、訓練晉升制度建立,並每月實施全國菁英幹部訓練以做好門市分散式管理。
在優質服務創新方面,包括 7 天退換貨服務、健康儲值卡、彈性租賃、便利性服務(A 店買 B 店退)、一家購物全台服務。
激勵員工的制度有:月績優獎金、個人績效獎金、營運破紀錄分紅、核心商品獎勵、海外獎勵旅遊。
為有效管理通路,杏一捨棄原本物流外包,改為設立智慧化物流倉儲中心,節約人力成本、專屬電商作業區提高出貨效能、專業藥品倉儲區擴增加盟店支援能力。投入大量資金在數位建置,營運系統仰賴先進且效能佳的電腦科技,擴大連鎖規模並往商業模式衍生的-門市營運、海外營運事業群、布品租賃洗滌事業群、批發代理事業群發展。其醫院型門市更擴展為商場統包經營,統包經營醫院、學校型商場、拓展大陸市場。
門市發展策略:作為醫院診療與居家照護的橋樑。擴大門市坪數與品項數、增加預防性保健商品、強調體驗式商品行銷、提供一站式全方位服務。(醫院型-主要商品:醫療照護、健康護理、生技保健)
杏一深耕醫院、落實社區經營~不只關心出院病患,更要耕耘社區;引導社區會員由治療邁向預防;擴大杏一服務的人群,落實「您家庭的健康管理師」理念。為使服務更加完備,服務團隊由護理人員、物理治療師、呼吸治療師,增加藥師、營養師、美容師和老人健康管理、運動管理服務。
杏一歸類於生技醫療,此產業各種數據均呈正成長,除了高齡化帶來需求增加,得面臨更多挑戰,尤其是少子化導致服務人力減少,台灣內需市場小,消費者總額有限,需往海外發展。
杏一未來要聚焦還是多角化?AI 自動化在製造業已產生重大影響,服務業也導入客戶服務自動化以降低成本。很多產品不斷推陳出新,製造更多新的需求,也必須教育訓練以提供給消費者。人口老化,銀髮者生活產業需求服務有待開發,養老、護理之家是可發展的選項嗎?是否透過併購或控股等方式壯大產業規模?這些都是未來可思考的。
杏一現階段持續讓自己更強大、效率更高,特別是在數位化、資訊化(如儲值卡消費記錄)、供應鏈和供應鏈之間如能做得更簡單有效率(如寄貨服務),可讓成本更降低,獲利更提升。
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杏一經常舉辦捐助活動,辦理樂齡店長活動、與里長合作舉行健康講座,幫助民眾對健康管理有更多更正確的認識。
.jpg)
.jpg)
.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