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晨光扶輪社
專題報告- 扶輪之子與慢飛天使
主講人:2025~26年度扶輪之子認養主委 P.P. Lawyer
(高雄市大發社 陳旻沂前社長) 2025.4.18
曾任地區慢飛天使主委的P.P.Lawyer將接任下年度地區扶輪之子主委一職,猶記首次拜會晨光社是因慢飛天使認養登記跑第一,此次前來是要向社友報告慢飛天使和扶輪之子認養狀況,分享認養活動的價值和他的感動與心得。
P.P. Lawyer擅於攝影,多以照片與報告結合;他也喜歡吟詩,笑稱夫人愛跟他作對,講述風趣卻發人省思。他認為~為善不欲人知…猶如平靜的水面掩蓋海底的繽紛,無人知曉。社團做服務-要高調!才能吸引人、去了解、甚至認同,有感動才會一同參與。(同時做到服務、公共形象、社員發展)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育可以翻轉人的一生,如:台東利稻部落小女孩為了求學而冒著生命危險翻山越嶺,一步步爬登榮任縣政府處長。為改善家境而從軍的郭文靜,也因教育而不斷進級成為優秀的女戰鬥機飛行員。她們是因教育而改變人生,是扶輪之子學習的榜樣。認養扶輪之子可由各社找尋單位或採用地區提供的社會局名冊,各社長期認養易與扶輪之子產生連結(可推薦參加RYLA或其他扶輪活動);地區有委員會經訪視個案以確保社友愛心捐款的對象,散播愛心也強化公共形象。
扶輪之子認養自開辦以來每年持續辦理,但慢飛天使認養偶有缺席。對扶輪之子,有很多的希望和鼓勵;對慢飛天使,有更多的絕望和無力。
實際了解才知慢飛天使涵蓋甚廣,各類型的身、心障礙、先天、後天不限於遲緩兒、腦麻..。訪視慢飛天使認養總會讓P.P. Lawyer不忍掉淚,除了服務,也是學習。學習泡泡龍小二生的勇敢與堅強;學習北上求學的屏東子弟優先挑選P.P. Lawyer的贈衣予母親;學習獨自照顧兩名患病子女的母親珍惜最後的緣份;憐惜偏遠地區的病友一次得叫6個便當分多餐食用;敬佩母親得自我感覺良好才有辦法24小時照顧患病的女兒,對委員們而言,訪視5分鐘已是極限,除了關懷難以有更多話題。
一個慢飛天使可使一個家庭陷入困頓,P.P. Lawyer分享他拍攝的美麗荷花、菊花,引-蘇軾的-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病友和家屬終究會老去而無法照顧自己,給慢飛天使維持最後的尊嚴,也為家屬創造喘息的空間和希望,像腦麻協會這樣的機構有提供照顧服務或小作所教學。認養慢飛天使可透過各社認養或社會局處提供名單(經訪視)、照護機構(協會)提供名單(經訪視)。最後,邀請社友熱情參與認養活動並歡迎加入又哭又笑的委員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