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7/24

高雄晨光扶輪社 專題演講:因應氣候變遷下台灣水利資源開發與利用之新思維-地下水人工補注與伏流水開發之回顧與前瞻 主講人:屏東中正扶輪社 Pro Charles丁澈士/國立屏東科技大學名譽教授/荷蘭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學 水文地質博士 2023.07.19

 高雄晨光扶輪社

專題演講:因應氣候變遷下台灣水利資源開發與利用之新思維-地下水人工補注與伏流水開發之回顧與前瞻

主講人:屏東中正扶輪社 Pro Charles丁澈士/國立屏東科技大學名譽教授/荷蘭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學 水文地質博士

2023.07.19 

 

水攸關每個人的日常生活,台灣多山、河川短促的地形易有缺水、淹水、濁水的現象。丁教授回憶父母親曾來電提及下雨天卻沒水可用,「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國家為」?父母的激勵讓丁教授更加努力專研治水、蓄水工法,多年的研究及開發成果讓他獲獎無數….大禹獎、地下水貢獻獎、行政院-特等服務獎章,還有日本囯-旭日中綬章。

隨著氣候變遷進入緊急狀態,解決旱象、洪水成為各國的當務之急,今年三月久旱仍不雨,水利署在高屏溪兩岸鑿井作為抗旱因應,引起縣長周春米不滿,擔心損及屏東人用水權益。陳其邁市長四月參訪市定古蹟竹寮取水站,和與會水資源專家請益地下水開發及農業灌溉節水策略。學者建議推廣水稻強化系統(SRI),透過多段間歇灌溉管理,產生乾濕交替水田,改變以往淹田水的觀念,使枯旱期增加全市自來水調配量能,以達到洪水資源化、穩定供水目標。

因應水情的大幅波動,有賴於將洪水資源化,以減緩淹水並調適缺水之苦。古人奉大禹為治水大師,但其幕後功臣是伯益,相傳伯益發明鑿井技術,後來被奉為井神(亦為現今的土地公)。這反映出遠古時代的人們已經懂得利用井水解決生活用水和灌溉農田。

以往將水存為地面水-水庫,導致碗公變淺碟;地下水非一般人肉眼可見,而沒有善加利用。屏東平原和西南沿海地區地面水和地下水是相通的,所以井水不犯河水此話不通;美國地質調查局曾指示:地下水、地面水系出同源,宜將地面水引至地下儲存再利用。有人說抽取地下水會造成地層下陷,這是用錯誤的方法大量且集中同一含水層抽取地下水所造成的,不應將地下水汙名化,我們應善用地下水,讓它成為救命水。

森林是水的故鄉,當土壤的水滲入地下,會隨著河床流入海,亦即河床底下2030公尺下有水流,如設置集水管路攔截伏流水則可將之引出利用,防止隨河水而流失入海。(地下水庫工程與現今日本最大的水利防洪工程-地下神宮是有所不同的)

日治時期臺灣製糖糖株式會社,為開闢屏東萬隆農場,並解決其供水問題,日本水利技師鳥居信平乃於林邊溪上游建造地下堤堰汲取伏流水工程。二峰圳取水機制係以供定需,此工法對河床變動不定、激流河川或水流轉變極大的河川是很好的取水工法(百年來仍不動搖供水)。丁教授找尋各方關係與鳥居信平之子孫聯繫,藉此了解鳥居信平和八田與一對治水與開發水源的不同概念和論證。鳥居信平因取水方式的獨特與科學性而得到日本最高農學獎之榮譽,二峰圳並非鳥居信平唯一規劃興建的工程,但二峰圳是他目前在台灣最大的伏流水開發工程,也是目前世界上單一構造物最大之一,人可以走在地下集水廊道看著終年不斷的伏流水流動。

屏東縣政府將二峰圳成功的集水工法和農業工程應用於新建的地下水資源開發,利用土壤空隙儲水,農地地下排水,排水做涵管,透過集水管汲取伏流水之原理;在林邊溪下游建功伏流水工程,這項由大潮州地下水人工補注湖工程計畫由利用溪水,蓄水地下再回抽取水工程,每日可供應台灣自來水公司2萬噸伏流水源。相較於國內不同水源別(如海水淡化、廢水回收..)生產成本,伏流水可說是最便宜、取水量較多、建設期程較短的工程。

日治時期50年,當時從東京帝國大學來台的高材生,盡情所學、發揮理想的在這塊土地興建偉大的水利資源工程,美好的成果留存台灣而不在日本,現在他們也為水來台了解及學習祖先的智慧,專研河川生態的地下伏流水開發與利用之案例,打造永續不斷的流水。





  •  RSS
  •  Facebook
  •  Twitter
  •  Google+
  •  Stumble
  •  Digg

國際3510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