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pg)
高雄晨光扶輪社
專題演講:高雄市農村再生社區經營案例分享
主 講 人:高雄市政府農業局 方啟峰科長
2022.09.14
與其說分享農村再生的案例,方啟峰科長的演說讓我們看到更多社區蛻變的艱辛與感動。有里就有社區,農村社區通過一系列的培訓、審核始可成為農村再生社區。
農再社區發展課題,是一套循環系統,環環相扣,
à社區缺少青壯年文書處理能量à仰賴外部資源、支援,觀念態度守成à人文生態環境資源需活化運用à獨立發展缺乏跨域合作à無法創造產業需求量與連結à缺乏整合性品牌行銷à回流人才缺少立足核心à社區缺少青壯年文書處理能量à…
青壯年不易留守駐農村的原因一部分是與年長者意見相左,創新理念難與長輩抗衡,得不到認同也就難以將時勢潮流導入社區,改變進程極度緩慢。
農村再生需要青壯年的參與,高雄市推行培根計畫-帶領社區參與培根訓練、執行年度計畫行銷社區產業;推廣一日農夫體驗、結合國內外旅展以發展農村體驗經濟;後疫情時代-發展社區產業活動,整合社區聯合發展、新創節慶活動吸引民眾線上線下參與。青壯年的創意構思及社群媒體整合往往可以帶動新一波的人氣與商機,提昇農村的旅遊人次及產品銷售。
農村再生是由下而上,社區提出可行的改善方案再向農委會水土保持局申請補助,由農業局調派專業老師協助指導、規劃及產銷。每個社區的位階、地理環境和產業特色不同,所提供的資源也不同。儘管硬體設施可獲得改良,社區更需要人的規劃與經營,如:以一日農夫聞名的龍目社區為讓每日來訪的旅客都可採鳳梨,必須調整鳳梨農作,成為全世界唯一每日有鳳梨可採的社區。
一日農夫從結合旅遊業到參與國內外旅展,社區行銷從指導單位協助規劃小旅行到社區自主聯合發展,異業結盟,吸引民眾自行前往。社區為發展觀光初期可多與和旅行社合作,旅行社藉由遊程規劃可為社區遊程做健檢,亦能協助社區打響知名度。
高雄農村再生發展願景:青創基地(落實...